Skip to content

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训练

TIP

2025-2026-1 学期的课程表上显示了 3 学分的《软件工程基础训练》课程,而教师是赵丰年和黄天羽老师,看样子只是学分上调了而内容不会变。

课程评价

大二上最喜欢的一门课,第一次让我感觉我进入的是软件工程专业。

教学内容

不讲课,让大家看课本,自学 html + css + js,应该还有 bootstrap。总之就是比较老掉牙的技术栈,不讲是对的。

主要内容是完成乐学上的各种作业,以及项目和项目相关的文档。

作业

最终项目

小组作业,4~6人。

如果你想把项目磨的好一点可以暑假就开始筹备,但是我觉得没必要。

主要任务是在三周之内(实际可以延期拖很久)做完一个大项目,可以是:

  • 网站:以教授CS内容为主题,有响应式等符合人机交互的设计。
  • 交互故事原型:简而言之就是游戏,特别指的是那种剧情向游戏,要求嵌入两个以上的小游戏。
    • 剧情向游戏可能是老师的喜好吧,要求整个游戏不太难做,并且能显示教学需求吧
    • 小游戏应该是为了体现 js 的交互性。
    • 这些要求不满足其实也可以,只要你的项目里体现了努力的成分,老师就会给你高分;相反,如果你直接挪用往届项目,老师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乐学上会提供往届学长的项目作为借鉴,只能说一代会比一代卷的。

最后选择游戏的组肯定会特别多,而且老师本身也是做游戏方向的,会比较喜欢游戏。

技术栈应该是不作要求的,当时也有同学用的 vue 框架,不过我们还是用的原生 html + css + js,主要是防止组员不会用,并且抄往届学长的代码也轻松一点(不用考虑 ts 的各种问题)。

每周课上让大家展示自己的项目进度,老师会给出一些建议。

作业列表

平时在乐学上要求提交的,老师每周会评分并公布小组排行榜。

  • 第一周
    • 项目计划 (10 xp)(周五截止)作业
    • 唐诗宋词网站(10xp)(周五截止)作业
    • 小组介绍视频(20 xp)作业
    • 项目日志与会议记录(10 xp)作业
    • 电影欣赏网站(10xp)作业
    • 分支A - 网站V1.0(30xp)作业
    • 分支B - 交互故事原型 1 (30 xp)作业
    • 日志套装(10xp)作业
  • 第二周
    • 项目计划v2.0&设计文档(15xp)(周五截止)作业
    • 中华美食网站(10xp)(周五截止)作业
    • 游戏天地网站(20xp)作业
    • 项目日志&会议记录(10xp)作业
    • 分支A - 网站V2.0(50xp)作业
    • 分支B - 交互故事原型 2 (50 xp)作业
    • 日志套装(10xp)作业
  • 第三周
    • 项目日志&会议记录(10xp)作业
    • 项目发布&总结视频(20xp)作业
    • 分支A - 网站V3.0(100xp)作业
    • 分支B - 交互故事原型 3 (100 xp)作业
    • 最终版项目文档(20xp)作业
    • 日志套装(10xp)作业
    • 项目测试报告视频(10xp)作业

给分

不会低

应对方法

版本管理

使用 git,禁止压缩包互传

代码撰写

去年我在做的时候,我甚至没有用 Github Copilot,那时候国产 AI 都没那么厉害,好像都是在问 gpt-4o / gpt-4o-mini 的。

就即便那时候我的工作条件这么匮乏,也能做出这么一个项目,现在的 AI 这么厉害,应该很快就能解决。

尤其是 “网站” 这个选题,如果你使用 cursor ,应该不出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手写三个星期的量,非常厉害。

当然如果是 “游戏” 这个选题可能就没那么好做了,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逻辑处理,不像网站那么公式,不过比起去年的工具链,当然会好做很多。

我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三小时水完三个星期的代码,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 AI 的工具,来提高自己的效率,做出比往届更好的项目。毕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我自己还是把这门课的分量看的很重的。

美工

最好是有一个会画画的,有没有美工对游戏的质感影响很大。

当然如果你是掌握提示词的神,也可以从豆包那边生成素材。

项目文档

去年我好像是用 word 手搓的,好像可以交 pdf 文档。

安利一下 typst 和我做的 BIT-Typst-Template ,可以很方便的生成项目文档。

杂谈

杂谈

仔细想想这门课其实就 1 学分,不过我当时对待得极其认真,并不是为了这 1 学分的课弄得多高,只是想好好地完成一个项目。

我们做的是一个二维平台跳跃游戏,仔细想想,这个项目并不会为我带来什么好处,它不能被写在我的简历上,只能作为我大学生活的一个回忆。而这个项目的技术栈也是很基础、很没意义的,甚至我当时觉得很厉害的用 xlsx 文件存储地图内容,现在的我也会觉得是拿非二进制文件上传到 GitHub 的不当行为。

我那时候确实很拼命,游戏主逻辑、剧情文本、文档、视频都是我做的,可能觉得自己挺浪漫的,仔细回想也挺幼稚的,项目和人都挺幼稚的。不过我现在也没了这种幼稚气,对待什么项目都想着水过去,这样到底值不值得呢?

我之所以在这门课程上留下这么多话,也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门课,是唯一能够让我感到我在创造东西的时光。

老师评价

应该不会有人不喜欢一个同样喜欢游戏的老师吧。

老师也挺幽默风趣的,给分也很高。

课堂展示也是,我越到后来就越会觉得,很多人喜欢把很唐的东西吹的很玄乎,把一个看项目的课变成一个看口才的课,明明是那种优秀项目里应该会有的基建设施,成为了他项目的出色之处的那种感觉。

而我的体会是,赵丰年老师是不吃这套的,而感觉另一门实践课 软件工程基础训练黄天羽 老师,是比较吃这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