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
史中史。
从来没见过这么恶心的课程。
课程评价
这门课其实不应该叫“面向对象技术与方法”,应该叫 “Java 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基础”。。。
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会教大家从零开始学 Java
语言,把学生当弱智整了,隔壁的 Android技术开发基础,默认大家会 Kotlin
语言,但是这门课默认大家不会 Java
,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讲。
我真无法明白,一个学过 C语言程序设计 的人,实践过 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训练 的人,学 Java
的语法会这么吃力吗?
而这门课的面向对象,基本不是在教你面向对象的设计范式,而是在教你 Java
的语法。这就非常无语了,连考核都要求手写 Java
代码、记忆 Java
的内置函数接口。
众所周知,Java
的语法以及内置函数命名非常啰嗦,能想象一下在考试的时候光是写代码就有多恶心。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时代,记忆接口的形式、记忆语法的拼写细节其实是非常不必要的,毕竟有很多 IDE / AI 能够帮助你实现想要的功能,而在这门课上却成了大头。而最重要的设计范式,才是在未来指导 AI 进行高效开发的关键。这门课完全是本末倒置了。
而我们这门课,大二上学的 面向对象 设计范式都讲不明白,纯把学生当弱智,学点基础语法考试,也考不出什么名堂。。。
负能量发言
这门课最让人感到悲哀的,不是它有多烂,而是它本可以有多好。
它本该是点燃我们对软件工程热情的课,现在却被僵化、八股的教学方式,扭曲成了一场对语法的机械记忆。
这种感觉熟悉、令人发怵。从折磨了两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和实验,到眼前这门被毁掉的《面向对象》,这些垃圾课程层出不穷。
到头来,我们除了接受这种现实,别无选择。被迫接受这种陈旧的体系,最深刻的悲哀。
老师评价
老师更是逆天中的逆天,感觉自己也不太懂 Java
和 面向对象。但是她就是站在台上以阎王大点兵的姿态出击,问着最弱智的程序填空。
每周两节课,一节课念ppt,另一节课就小测或者实验。
小测是什么呢?小测就是考一套模拟考试卷,这种模拟卷当然和考试卷一样钩式,八股知识点,接口名称填空,当然还有最骇人的手写代码。
我不想手写代码了,我想被爱。
而实验更是难以理解,给出意义不明的要求,然后要学生给出代码。
例如这是第一节课的实验内容:
实现一个名为
Value
的类,其中含有一个字符类型的成员x
和双精度类型的成员y
。请重写(override
)其equals()
方法,使得用equals()
比较Value
类的两个对象的内容时,相等条件是对象的所有成员分别对应相等。实现下列表格内容 ,并且分别按
Name
、Age
(倒序)、Grade
排序。内容如下表:
ID Name Age Grade 1 ZhangSan 28 98 2 LiSi 21 100 3 KangKang 27 89 4 LiMing 19 92 5 WangGang 22 66 6 ZhaoXin 24 85 7 LiuWei 20 78 8 BaiZhanTang 16 99 (1) 编写构造方法和各数据成员的
set
、get
方法。
(2) 编写Student
类的getHours()
方法,计算学生选课的总学分。
(3) 编写Student
类中的showMessage()
方法,打印输出学生信息(姓名、年级、所有选课的名称、学分以及总学分)。
(4) 编写一个测试类,在控制台输入几门课程的信息,几个学生的信息,打印输出这些学生的选课信息。
其实这个还算是好的,给明了要求,就是没给输出形式。有很多比这个要求模糊的实验。
说实话这种东西让 LLM 做其实也就 2min 的事情,但是两节课就这么被这个老师用掉了。